張海鷗,首席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3D打印學術帶頭人,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學術委員會委員,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特種加工學會理事長、中國3D打印產業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多年來,張海鷗教授主持完成總裝預研、軍品配套重點項目、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重大課題,發表論文200多篇、國家發明專利18項、軟件著作權2項。其中“智能微鑄鍛銑復合制造”技術與裝置獲得中國和國際發明專利,是我國獨創的、國際領先的大型高端金屬復雜鍛件優質高效低成本增材制造技術。
主要研究方向:數字化成形工藝及設備開發、難加工零件與模具數字化無模制造裝備、技術與CAD/CAE/CAM、機器人成形加工裝備技術與CAD/CAE/CAM、機器人等離子熔射制造燃料電池、生長成形過程模擬、空間大變形金屬/光纜線成形模擬、綠色能源SOFC燃料電池的高能束數字化制造等。
目前與西飛國際等軍工企業合作,與浙江省知名企業共建研究所,推進上述技術的實用化并取得積極進展;開辟了創形創質并行數字化制造重點前沿研究方向,創建了高水平的實驗室和由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約40人組成的學術梯隊;獲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華為獎教金,指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人獲湖北省優秀論文一等獎、研究成果獎等獎勵,并獲校首屆科技十佳。
王桂蘭,總工程師。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獲北京科技大學壓力加工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1993年北京科技大學壓力加工系講師,1994年-1998年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金屬工學科博士后研究員,師從日本塑性加工學會會長木原淳二教授。華中科技大學“113人才工程”從日本東京大學引進的百名人才之一。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863項目兩項目、國防項目1項、國家支撐計劃子課題1項及企業合作項目若干。在中國科學、美國應用物理、金屬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9項。曾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優秀學術帶頭人。 王桂蘭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創形創質一體化短流程制造理論與新技術、塑性與快速熔積生長成形過程數值模擬、以質量管理為核心的材料成形CAE/CAM/CIMS等方面的研究開發,主持承擔了“等離子熔射成形虛擬制造系統”、“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等離子熔射制造”、“高溫材料零件的等離子激光復合快速成形技術”和“金屬和光纜線捻制成形數值模擬及高強度低扭鋼絲繩的設計與制造技術”等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與人事部回國留學人員基金項目;作為主要成員曾參加完成了“等離子機器人數字化熔射快速制模技術與設備”、 “等離子激光復合直接精細制造金屬模具技術基礎”、“寶鋼熱送熱裝一體化生產管理系統的開發”、“板帶鋼冷軋CAE系統”、“異步軋制板帶鋼的組織性能預報與控制”等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攻關和省部級項目的研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日本專利各1項。在國內外權威和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教材《材料成形新方法與理論》、《材料成形計算機模擬》 代表性論文:《鋼絲繩成形過程共轉坐標系彈塑性有限元分析》 。
主要研究方向:“高溫材料零件的等離子激光復合直接成形技術”(國家863項目);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立體梯度復合電極的等離子數字化熔射制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等離子熔射制造 ;機器人數字化成形CAD/CAE/CAM系統的開發;高能束直接精細制造高性能零件的組織性能預報與成形質量的智能控制。金屬基復合材料零件與模具的快速制造特種能量場成形加工。
主要成果:國家863項目,“支持長壽快速模具設計與制造混態場仿真與智能優化系統”(2007AA04Z14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離子熔積與微連鑄連軋復合直接精確制造高性能零件”(511752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離子混相數字化噴射制造燃料電池復合功能立體模塊”(5067508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寶鋼煉鋼-連鑄-熱軋熱送熱裝一體化生產管理系統”。